亚马逊物流重大变革:终止混储、强制原产地信息,卖家如何应对新机遇?
2025-09-26 14:54:42
亚马逊近日宣布,自2025年9月起将正式终止实行多年的FBA商品混储模式。这一调整预计每年为全球卖家节省约6亿美元成本,尤其对使用制造商条码的商品,今后无需再粘贴FBA标签即可直接入仓,大幅简化入库流程。
伴随着混储模式的调整,亚马逊也加强了对商品原产国信息的合规要求。新商品创建时必须填写原产地信息,否则无法上架;已有商品若未按时提交,将被限制销售。
亚马逊此次政策调整包含两个关键部分:终止商品混储模式和强化原产地信息合规要求。
混储模式曾允许不同卖家的同款商品混合存放,虽然提升了亚马逊的配送效率,却增加了卖家发错货、贴错标的风险。取消混储后,使用制造商条码的商品无需再贴FBA标签,尤其方便日处理数千件商品的大卖家,减少人工与贴标成本。
亚马逊强制填写原产国信息,根据欧盟及英国海关法规,亚马逊要求所有FBA商品必须提供原产国信息,即商品完成“最后实质性制造”的国家,未合规的商品将无法销售。
图源:pexels
整体来看,新政策对卖家的双重影响,主要是成本与合规双重挑战并存
成本结构有所波动
利好:取消贴标要求,节省人力与物料成本。
挑战:独立存储可能增加仓储费,尤其是库存周转较慢的卖家,需更精细化管理库存。
合规风险显著提高
原产国信息成为硬性要求,卖家需确保供应链信息完整准确,否则将面临商品下架风险。
运营效率有望提升
过去因混储导致的错发、丢货问题(曾有卖家损失高达500万美元)将大幅减少,库存管理更清晰可控。

面对这一变革,卖家需要从多个维度调整运营策略。
优化库存管理,控制仓储成本
考虑使用海外仓辅助备货,平衡FBA仓储压力;对高价值、低周转商品,可评估海外仓成本效益。
尽快完成合规信息填报
通过卖家平台“库存管理”逐一编辑商品信息;或使用批量上传模板更新原产国信息(注意:各变体需分开处理,不同站点需分别操作)。
建立数据监控机制
下载“类目链接报告(CLR)”,筛选“国家/原产地”列为空的产品,及时补全信息。路径:报告 → 库存报告 → 类目链接报告 → 勾选“全部”后下载排查。
随着年终旺季临近,政策影响将逐步显现。能够快速适应新规、强化合规与库存管理的卖家,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。因此混储模式的终结,既是挑战,也暗藏机遇——高效、合规的运营能力,正成为跨境卖家的核心竞争力。
面对仓储与合规的新要求,有一位可靠的出海合作伙伴至关重要。西邮物流作为合规经营的海外仓服务商,为亚马逊卖家提供专业的FBA中转、一件代发等服务,助力卖家优化物流成本、灵活应对政策变化。